老旧装置治理须“对症下药”
发布时间:2025-07-02
老旧装置治理是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的重要一环。企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,精准“诊断”、靶向“治疗”,科学有效地推动老旧装置更新改造,才能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双赢。
找准“病根”,做好科学评估。老旧装置治理如同治病救人,首要任务是明确“病因”。不同装置因工艺特点、运行环境、维护水平的差异,其老化程度和风险点各不相同。有的装置可能存在材质劣化问题,有的则是控制系统落后,还有的设计标准陈旧、不符合现行规范。企业需要对老旧装置进行全面“体检”,摸清每套装置的“健康状态”,让“病灶”无处遁形。
开好“药方”,坚持分类施策。老旧装置治理并非只有更新换代一条路,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改造、修复、淘汰等不同方式。面对设备老化、技术滞后却仍有改造价值的装置,企业应秉持科技赋能理念,积极引入数字化控制等新技术、新工艺,推动装置向自动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。对于那些技术落后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装置,必须果断淘汰,避免“带病运行”。此外,企业在治理过程中还要兼顾经济效益,结合生产需求、投资回报等因素,制定最优治理方案,避免盲目投入,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
巩固“疗效”,建立长效机制。老旧装置治理并非一劳永逸,应有长效管理机制,防止问题反弹。一方面,要完善日常监测和维护体系,对装置运行状态实时监控,做到隐患早发现、早处理;另一方面,要健全企业管理制度,明确责任分工,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,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位。